腰椎滑脱微创融合学组

经皮内镜辅助下腰椎融合术

发布日期:2018-12-25

点击量:1912

在脊柱外科领域,融合技术历经近百年的发展,始终占据着关键地位。如今,脊柱内镜下融合技术应运而生,它将脊柱内镜技术与腰椎间融合精妙结合,通过经皮微创通道实现:

1.精准减压:内镜下清除致压物(突出椎间盘/增生组织)

2.结构重建:植入生物力学适配的融合器

3.功能保留:椎旁肌群损伤率较传统术式大大降低

适用症状

1.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

2.行走距离500米伴间歇性跛行

3.影像学显示腰椎失稳(椎间隙高度下降>30%

4.腰椎滑脱症患者

5.椎板炎严重的患者

技术特性

• 微创通道:7mm工作通道

• 术中出血:大大减少术中出血量

• 骨融合率:术后6个月CT显示融合率≥85%
• 功能恢复:术后24小时可坐立,72小时辅助行走

 

手术步骤

病人取俯卧位,静脉强化麻醉。通过C臂透视确定责任间隙、穿刺路径及椎板关节突螺钉方向。

未标题-1.png


 采用常规腰椎侧路方法完成内镜下髓核摘除,而后插入工作套管,使用不同型号的刮匙、铰刀、试模进行终板处理、植骨床的准备。 融合器的尺寸应在术前通过CT、MRI或其他的X线片初步确定,最佳的融合器高度应比椎间隙高度大10%-20%。冲洗椎间隙后,内镜探查可见植骨面准备良好,椎间植入适量人工骨粒及关节突成型过程中环除的自体骨,夯实后置入合适大小的融合器。

 术后处理

1)严密观察呼吸、脉搏、血压、血氧饱和度及四肢感觉运动情况。

2)严密观察创口局部有无血肿形成,—旦出现血肿,即刻处理。

3)术后可口服或静脉使用1次抗生素。通常可使用止痛药3~10天。

4)术后24小时,嘱患者恢复坐位或下地进行功能锻炼。

经典病例

患者:董先生,男,54岁

主诉:腰痛及右下肢疼痛、麻木1月余。查体。

查体:L4、L5棘突间明显压痛、叩痛,腰部活动受限。右侧直腿抬高试验50°阳性,加强试验阳性,

四肢肌力正常,右足背浅感觉减退,余未见明显异常。

诊断:腰椎间盘突出症

手术:经后路L4/5 C臂导航引导下椎间盘摘除、椎间融合、关节突螺钉固定术。

术前


图片4.png

术中

图片5.png

术后

傲游截图20181225095805.png

上一篇:没有了 下一篇:腰椎体滑脱症病历2
0371-68690000(24小时电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