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脊柱手术的领域中,脊柱手术后邻椎病逐渐受到广泛关注。那么,究竟什么是脊柱手术后邻椎病呢?简单来说,当患者接受脊柱融合手术等特定操作后,原本健康的相邻节段椎间盘、小关节等结构,会因为手术带来的力学环境变化,而出现退变加速的现象,最终引发一系列症状,像疼痛、活动范围受限等,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脊柱手术后邻椎病。
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融合节段失去了原有的活动度,就像链条中一节被固定住,相邻节段不得不承担起额外的压力,长期处于这种过载状态,邻椎的椎间盘、小关节等结构磨损速度加快,退变也就接踵而至。
一旦出现脊柱手术后邻椎病,该如何治疗呢?早期阶段,保守治疗是首选方案。物理治疗,例如热敷、按摩、牵引等,可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缓解肌肉紧张,减轻疼痛。同时,配合药物治疗,像非甾体类抗炎药来消炎止痛,肌肉松弛剂缓解肌肉痉挛等,能有效改善症状。但如果病情较为严重,已经出现神经压迫等危急情况,二次手术则成为必要手段。医生会通过手术进行减压,解除对神经的压迫,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。
案例
患者2年前因“腰椎间盘突出症”于当地医院行腰椎后路融合内固定手术(L4/5),术后效果可,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腰部及下肢疼痛,查体:右下肢直腿抬高试验阳性(50°),L3/4右侧椎旁压痛、叩击痛阳性,伴放射痛。后于我院行椎间孔镜手术(L3/4),术后恢复可。
术前影像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