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UBE技术在高位胸椎管狭窄中的适用性
UBE技术适用于胸椎退行性病变导致的椎管狭窄,包括骨赘增生、黄韧带肥厚、椎间盘突出等压迫脊髓或神经根的情况。高位胸椎(T1-T4)因解剖结构复杂(靠近颈胸交界区、毗邻胸腔大血管及胸膜),传统开放手术风险较高,而UBE的微创特性可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,尤其适合需保留脊柱稳定性的病例。
二、技术优势与操作特点
1、微创与视野清晰
UBE通过两个小切口(观察通道,操作通道)进入,利用内镜放大视野(30°广角镜头),可清晰显示胸椎管内的硬膜囊、神经根及骨性结构,减少术中误伤风险。生理盐水持续灌注维持术野清晰,同时降低热损伤。
2、操作灵活性
双通道设计允许术者同时使用内镜和传统开放器械,便于处理胸椎后方的骨性压迫,结合双极电凝止血,减少术中出血,尤其适用于血管丰富的高位胸椎区域。
3、保留脊柱稳定性
相比传统后路椎板切除术,UBE可通过精准减压保留棘突、棘上韧带等结构,降低术后胸椎后凸畸形的风险。
UBE技术为高位胸椎管狭窄提供了微创治疗的可行性,其核心优势在于精准减压与结构保留。随着器械革新和临床经验积累,UBE有望成为高位胸椎疾病的主流术式之一。
病例
UBE下三节段上胸椎椎管减压术
患者,男,54岁;
主诉:双下肢无力、麻木4月,加重半月
既往史:患者4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、无力,未在意未系统检查治疗;半月前上述症状呈进行性加重,站立和行走困难。一般情况可。
主要体格检查:痉挛步态,平剑突以下皮肤感觉减退,会阴部皮肤感觉减退,双下肢肌力IV级,肌张力增高,膝腱反射亢进,踝反射亢进,踝阵挛阳性。双侧Babinski征阳性。
诊断:胸椎管狭窄症(T1/2、T2/3、T3/4,黄韧带骨化)
手术方案:UBE下T1-4椎管减压术